您的位置 : 9479威尼斯 > 政协工作 > 全国政协

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全国政协“推动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题视察综述-9479威尼斯

时间:2024-10-28   来源:人民政协报

视察团一行走进翠云廊古蜀道,详细了解古蜀道古树名木保护传承情况。

视察团一行在绵竹年画村详细了解非遗绵竹年画的保护传承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为什么保护传承”“保护传承什么”“怎样保护传承”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9月2日至6日,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朱生岭率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党外委员视察团,围绕“推动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赴四川省开展专题视察。视察团先后赴广元市、南充市、德阳市、眉山市等地,深入基层一线,与当地文保干部、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等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传承情况,不断深化认识,积极建言献策。

  统筹规划,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昭化古城,一座保存完好的三国古城,素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之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如今风貌依旧;

  剑门关镇,集古镇、古道、古关、古柏为一体,号称“两川咽喉、蜀北屏障”,地势险要,风光旖旎,至今雄关巍峨;

  绵竹年画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年画”的发源地,有“德孝故里、年画之乡”的美誉,文化厚重、资源丰富,至今传承不息。

  ……

  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委员们看到了在四川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的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如何开展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这是视察团重点关注并思考的问题。

  在翠云廊古蜀道,委员们看到,蜀道两旁的一株株古柏挺拔苍翠,虽历经千年沧桑,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解说员蒲元彬向大家介绍,翠云廊剑阁段现有古树7803株,其中古柏7778株,这些古柏最高树龄达2300余年,绝大部分是一级古树。每一株古树,都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的档案、有专门的保护措施,实施“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专班”日常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

  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考察,临行前,他嘱咐当地负责同志,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剑阁县在探索古树名木保护上有哪些新举措、新方法?”视察团团长朱生岭问道。

  “我们牢记嘱托,为保护古柏,这一年多以来,从省到市再到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比如,广元市出台了《广元市林长离任交接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十九条措施》《广元市古树名木保护责任清单》,剑阁县建立完善了《剑阁县蜀道古柏离任交接制度》,更加系统、完整、科学地保护古树名木。”蒲元彬说。

  “对蜀道有哪些保护措施?”朱生岭继续问道。

  “剑阁县整修了古蜀道的个别地段,修补了石板路面和台阶,增加指示牌等配套设施,方便游人参观、打卡,了解古蜀道的历史,传播古蜀道文化。”蒲元彬答道。

  跟着解说员的脚步,委员们深入了解了翠云廊古蜀道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意义,并对一代代守护者们肃然起敬。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不止一次来到剑阁县考察调研,他说,如今翠云廊古蜀道得到了很大改善,不仅有效保护了古蜀道,对蜀道两旁古柏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在保护和恢复原有石板路、补足破损部分的同时,还要保护好古柏及其周围野生环境,避免城市化。要加强驿站的考古和研究,进一步研究古蜀道与沿途古镇村的紧密关系,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张广汉说出了自己的思考。

  在视察中,为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四川省对古城、古蜀道、古树等的一系列保护举措让委员们为之点赞。据四川省有关部门介绍,近年来,四川省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统筹推进立法保护、政策保护、系统保护和试点保护,着力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如出台《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等,出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等实施意见,探索试点建设,持续开展城乡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评估、申报和认定工作,逐步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组成的多层次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体系,让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统筹规划,建立多层次保护体系,是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徐玖平的话说出了委员们的心声。

  “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岚在工作和履职中,一直将推动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关注重点。她建议,要健全支撑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的评价体系,推动形成构建城市文脉空间体系的联动合力,同步健全传承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工匠体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活化利用,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这是被全国名城保护专家誉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距今已有2300多年建城史。城中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院落100多个和大东街、上华街、学道街等历史街巷90余条,多种文化和谐共融,被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典范’……”走进有“阆苑仙境”美誉的阆中古城,委员们被古城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悠久的历史建筑所吸引。

  据介绍,作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历代王朝先后在阆中设置郡、州、府、道,蜀汉名将张飞更是镇守阆中长达7年之久,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婴、鲁王灵夔都曾出镇阆中,清初四川省会也曾设于阆中20年之久……如今,古城繁盛,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来此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

  “如何把古城发展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

  “千年古城如何做到‘一半烟火,一半古城’?”

  “如何让千年古城‘有景更有魂’?”

  ……

  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活化利用,一直是委员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认为,传承和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要在“融入”上下功夫。“一是注重融入城乡发展。城市更新中不拆真建假,乡村振兴中不大拆大建。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建设文化展示、传统居住、特色产业等特定功能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分层次、分类别串联多类历史文化遗产,构建融入生产生活的历史文化展示线路、廊道和网络,在城乡建设中彰显城市精神和乡村文明。还要让原住民住下来,把历史故事讲出来、传开来。二是合理融入文旅开发。聚焦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特色和比较优势合理打造文旅产业运营模式,引导非遗产业向历史文化街区聚集。探索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项目准入正负面清单,支持和鼓励在保持外观风貌、典型构件基础上开展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打造适用于现代生活、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博物馆、文创中心和创意基地等。”连玉明的话,既是解答,又是建议。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既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需要让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把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宋秋多年来致力于文旅融合、文物保护、非遗保护等工作。她表示,四川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三苏”、蜀道、三星堆等都是声名远扬的文化符号。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要与年轻人连接,与当下生活连接,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把遗产推广开来,把中华文化传播出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个名城古镇,一个文创项目,要持续有生命力,它一定是要吸引年轻人的,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宋秋的话,让委员们感同身受。

  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委员们看到,馆内游人如织,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青铜神树、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立人像、金杖、玉璋……每一件精美文物面前都围满了人,纵使摩肩接踵,但依然井然有序。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委员们也沉醉于穿越千年的邂逅中,被璀璨的古蜀文明所震撼。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姚爱兴惊叹,不愧是三星堆!“这些文物遗产代表着数千年前的古蜀文明面貌和发展水平,无不诉说着四川光辉灿烂的历史,也展示了四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的最新成果。”姚爱兴看着络绎不绝的游人,甚是感动又无限感慨,他希望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不断从研究阐释、展示提升、活化利用等多方面深入发展,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古老的文化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多措并举,讲好历史文化遗产故事

  歌曲、舞蹈、皮影、情景剧、川剧变脸……在曲曲折折的南津关古镇街道中,大型移动实景节目《蜀道盛世》以一步一景、亦歌亦舞的表演形式融入阆中本土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蜀道文化等,向游客讲述修建蜀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顽强拼搏的故事和古人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

  “创新传播方式,讲好本土故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是近年来城乡建设中传承历史文化、弘扬地域特色的有效路径。”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赖明认为,深刻认识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中存在的一些亟待重视的问题,比如宣传推介有待创新。他建议,要创新宣传推介工作方式,讲好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故事;强化与文艺创作相融合,创新举办名人大讲堂,打造重量级ip;加强导游、讲解培训等。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眉山三苏祠考察时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上模拟重建,是历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苏轼在此生活26年,其多篇诗文如《梦南轩》《记先夫人不残鸟雀》《天石砚铭》等都回忆到儿时在此生活的情景。

  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委员们跟着讲解员徜徉在三面环水的悠悠古祠中,驻足在意味深长的匾额楹联前,感叹着“一门三杰”的旷世才情,折服于“孝慈仁爱、厚人薄己”的淳厚家风。

  “三苏其人其文,值得后世敬仰。”提起三苏,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忍不住说道:“每次来三苏祠,我总是怀着一种高山仰止的心情。如果要把中国文化圣地排一个名,我会把三苏祠排第一。因为苏东坡的文化、精神遗产,最大程度地囊括了中国文化的精髓。”阿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优秀的文人灿若星河,但是要达到苏东坡这样的境界,还真不多见。阿来正在创作一个关于苏东坡故事的电影剧本,他认为自己写作的过程也是重新学习、再一次深入了解苏东坡的过程。“作为一名作家,我应身体力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汲取优质营养为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服务。”阿来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在三苏祠,委员们还了解到,三苏祠整合全国三苏文化研究力量,组建学术委员会,全面搜集整理三苏文化相关资源,孵化一批权威学术成果;成功举办第五届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完成了《苏轼书法全集》《中国有三苏——三苏家风家教》等书籍的编辑出版;举办“东坡论坛”“名人大讲堂”“东坡大家讲”等三苏文化主题讲座;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三苏文化大数据库上线……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不仅深化对三苏文化的挖掘与研究,为讲好三苏文化故事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方式,让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路走来,委员们感到,推动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实现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时代要求,健全全过程保护工作机制,夯实保护传承各项基础保障,推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多措并举,讲好历史文化遗产故事,让城乡建设更具特色、更有魅力,使城乡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郭海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