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15
本辑收入文章18篇,分为人物春秋、往事回眸、校园沧桑、干校生活、居京琐记5个栏目。
“人物春秋”中《我与祖光、凤霞先生的情缘》一文的作者戴月琴是新凤霞先生的亲传弟子。在多年患难与共的交往中,作者与吴祖光、新凤霞两位先生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更成为了情同父女、母女的亲人。在作者对往事的点滴回忆中,体现出的是两位先生高超的艺术造诣和高尚的人格。
“往事回眸”中选用了几篇亲历重大活动或事件的回忆文章。《少先队参加首都“五一”“十一”游行纪事》一文的作者参与了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每年“五一”“十一”群众游行少先队方阵的组织工作,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这段时期少先队游行队伍的特点及队伍组织和训练的情况。《参加1967年国庆游行工作的回忆》记述了作者参加国庆游行美工组工作时的种种经历,体现了“文革”这一非常时期的时代特点。《历史的转折——沈克琦先生谈1977年全国科教工作座谈会》一文根据沈克琦先生的回忆及其珍藏的会议记录,将这次对科教战线拨乱反正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进行了生动地还原,具有较强的史料性。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设计巧妙地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光荣的使命——参加北京奥运奖牌设计制作的经历》一文记述了作者及其同事参与北京奥运会奖牌玉石部分设计制作的过程及为完成这项光荣任务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这几篇文章史料性和可读性并重,读者可从中感受到亲历者们执着、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深厚的爱国热情。
“校园沧桑”中《京师大学堂校址沧桑》一文的作者毕业后即在在北京大学最早的校址内工作,作者将几十年来校址的沧桑变化记述下来,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引起读者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注。
“干校生活”中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从各自的视角回忆了自己与亲人离别到干校劳动生活的经历,读来颇为感人。
“居京琐记”中选用了几篇有关老北京饮食行业的文章,《漫谈北京几家风味饭庄》介绍了北京几家知名饭庄的历史及特色;《厨子舍宴席制作技艺》记述了从事民间宴席制作的清真菜“舍子厨”一家的传承;《北京饴糖业今昔》则简述了北京饴糖业的发展史。